当前位置:主页 > 美文 >

走访青朴山

更新时间:2022-12-06 10:52:30

1965年夏秋之交,我走访了青朴山。

据陪同采访的扎西旺堆告诉我,青朴之"青",为吐蕃一位旧臣的族名,"朴"是山谷,此地是青氏属地。

我们进入上山的谷口,穿过一条小溪时,看到多个转经筒在水流推动下不停转动,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声音,岸边的微桑炉中飘出的烟雾,弥漫着松枝的芳香;还有野兔和蓝马鸡等野生动物,不时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我们身旁,有的甚至停下脚步,象守护神一样,久久地看着我们。这一切都令我们感到惬意而神秘。我带着虔诚的心,沿着坎坷的山路,慢慢走着。我看见相邻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山谷全都裸露着苍灰的岩体,唯有青朴山漫山遍野是青翠的荆柴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,扎西旺堆说,在这里修行的僧尼和当地百姓都能自觉地遵守着山规:不得污染水源,不得伤害动物,不得就近砍柴,尤其是不得砍斫青枝。所以除了随着时令进入深秋,荆柴的颜色会由青翠变为艳红外,其它不会有变。

青朴山深居大山深处,溪流潺潺、植被茂密,冬无严寒夏无酷暑,常年气候温和,是一处风景气候皆佳的地方,历代以来众多高僧大德和凡夫俗子都将这里当成修身悟法圣地。相传,青朴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、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,佛教史上著名的寂护大师、莲花生大师、金刚乘大师白若杂那,以及藏王赤松德赞等,也都在此修行过,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圣迹。青朴山上下,还密布着许许多多的石雕像,造型古朴典雅。传说这些雕像都是从石头上自然显现出来的,因此又叫"然炯",藏语意为 "天然形成".青朴山是一个充满奇迹、想象和幻想的神奇之地。

佛教前弘期结束,当时寺院许多僧人将佛教经卷和文物都埋藏在此山中。后弘期以来许多高僧大德和寻常修行者在此发掘出的珍贵典籍,谓之曰"伏藏".时至今日,据说还有许多的"伏藏"埋在大山深处,在等待着有缘有德之人的发掘。

我们走访了山顶东部的莲花生修行洞,看到洞内巨大的岩石被烟熏和信徒们的手摸得漆黑。洞内供奉着莲花生和他的两位明妃的塑像,岩石上有八大修行者的自成坛城,还有空行母和二十一度母的自成佛。扎西旺堆说,这就是红岩洞。只要望见它,就会生起虔诚心,朝拜过它,就会洗净一生罪孽,有何心愿都能如愿以偿。我们也不觉闭目合掌,各想着各的心事。

高原天气瞬息万变,刚刚露出笑脸的太阳,又被厚厚云层所遮住,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。我们进入了在此修行多年的一位僧人的修行洞。准确地说是钻进了这个山洞,因为洞太矮,根本不可能直着身子进去 .刚进来,眼前一片昏暗,什么也看不清。我静静地调整了一下自己,让眼睛适应了一下,才细细打量起来:这是一个大约有4平方米的不规则山洞。这个洞是没有门的,里边还很潮湿,洞的左边,放着一个装着酥油的油漆桶,还有一些杂物,看不太清,右边靠"窗" 的一侧,有一张很短的床,还有一张桌子,上面放着经文,这位僧人就坐在这张床上诵经。我说可以谈谈吗,他平静地点下头,没有说一句话,仍旧在诵经。从进洞到离开,我的身子一直是在半蹲半站的状态。中间我曾习惯地想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,但几次头都撞到洞顶。我们和这位修行者最终没有一句对话。我出来时,两腿酸得一时还站不起来。

我后来一直在想,这些修行者所为何来?扎西旺堆说,世俗生活,诸事繁杂,恩恩怨怨,烦恼不堪;静坐修行,无忧无虑,心里舒坦。来青朴修行的人中,有些是看破红尘,寻求解脱之道的。

如今青朴修行地的修行,讲究修心不修身,也就是不修藏密气功。识字的人以读经书为主,不识字的人,可以上百万遍地念诵六字真言,也可以无休止地磕头。方式不同,因人而异,功德相同。

又听说,近年来偶而还有外国人来此修行。 一对英国夫妇曾在此修行半年,住在青朴最高处的山洞里,天天靠随身带来的饼干和山上的泉水过活。半年后下了山,又回到英国的现代化都市去了。

告别青朴,告别那些 "离苦得乐"的修行者,我虽有些茫然,但是我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心灵的栖息地。

对一些人来说,青朴山就是一片让心灵栖息的净土。

  • 上一篇:我的父亲
  • 下一篇:关山